支持合法改裝 提升消防與救災車輛效能 保障全民安全

近年來,全球天災與突發事故頻傳,如何提升台灣的消防與救災能力成為社會關注焦點。為因應各類惡劣環境下的救災需求,陳和皇先生發起「消防/救災車輛得換裝懸吊與輪胎等零配件辦理變更登記」提案,截至目前已獲得732位民眾附議,距達標尚需4268位支持者,呼籲全民踴躍參與,推動法規改革。
現行法規限制,影響救災車輛效能
根據中華安駕學會於2024年5月至10月間舉辦的高階越野駕駛訓練,超過200位現役消防/救災人員實測後發現,現行交通法規對車輛懸吊、輪胎尺寸及輪距等限制,使消防與救災車輛在地震、土石流、洪澇等極端災害現場難以發揮最大效能,甚至影響救援存活率。
國際經驗:救災車輛應依任務需求進行升級改裝
許多先進國家如美國、日本、澳洲、紐西蘭、歐洲各國,均允許消防與救災車輛根據任務需求進行改裝,換裝適應惡劣環境的全地形輪胎(All-Terrain Tires)、泥地專用胎(Mud-Terrain Tires)、更高扁平比輪胎與更大直徑輪胎,以提升車輛的抓地力、避震能力與涉水深度,確保救災人員能迅速抵達事故現場,搶救受困民眾的生命財產。
然而,台灣現行法規卻未允許消防/救災車輛變更輪距、車高、輪胎尺寸,導致許多現役救災車輛無法適應嚴峻的救災環境。舉例來說,原廠配置之公路胎在泥地、砂石地與塌方地形無法提供足夠的摩擦力,而現行消防救災車輛的離地高度不足,極易受地形限制而受困,影響救災效率。
提案訴求:開放消防/救災車輛合法變更登記
陳和皇先生提出,建請交通部依據《道路交通安全規則》附件十五,增列輪距/車寬/車高/輪胎尺寸變更為合法變更項目,並建立審驗機制,允許專業技術機構、車輛製造商或合格車體改裝業者提供安全合格切結證明,以合法變更消防/救災車輛的輪胎與懸吊系統,使其適應多變地形,提升救災量能。
此舉不僅能保障第一線消防/救災人員的安全,也能確保裝備與物資能更快速抵達災難現場,提高救援存活率與成功率。
天災頻仍、戰爭威脅升高,救災車輛升級刻不容緩
台灣地處地震帶,1999年921大地震、2009年莫拉克風災皆造成嚴重傷亡與財產損失。此外,國際衝突升溫,中共軍機頻繁擾台,未來戰爭風險不容忽視。救災車輛若無法突破障礙快速抵達戰災或天災現場,恐將付出慘痛代價。因此,提升消防/救災車輛效能,不僅是災害應變的必要準備,更是國防戰備的一環。
全民連署,為台灣救災能力升級發聲
該提案目前仍需4,268人附議,方能進入交通部正式審議階段。我們呼籲全民共同支持,讓政府正視消防與救災車輛升級的必要性,推動法規改革,確保救災人員的安全與災民的生存機會!
即刻附議,為台灣的救災未來貢獻一份力量!
附議連結:https://join.gov.tw/idea/detail/7e2c2b29-a3d7-4af4-81d8-6688304f2a5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