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只會搞大罷免 民進黨如何面對綠鬣蜥生態災難?

Image Source : Representative Image (AP)
7月22日,台灣媒體不約而同地聚焦在一個看似無害,卻實質危害深遠的動物:綠鬣蜥。這種外來種爬蟲短短幾年間在南台灣大量繁衍,甚至蔓延至中部與東部縣市,截至目前,今年上半年已經捕獲逾10萬隻。高雄、屏東首當其衝,苗栗、花蓮也淪陷。但令人不解的是,當社會關心如何防堵生態浩劫時,民進黨政府卻將所有行政與政治能量投注在一場政治鬧劇——大罷免。
政治凌駕專業,生態危機遭冷處理
綠鬣蜥原本是寵物市場引進的外來種,因棄養與無控管繁殖,演變成台灣史上最嚴重的外來生物入侵之一。牠們破壞堤岸、咬食作物、排擠原生物種,對農業、交通與生態造成實質破壞。根據農業部數據,僅高雄一地就出動數十個移除團隊,仍無法有效壓制族群數量;更遑論偏遠山區與縣市交界帶,根本難以掌握實況。
然而,民進黨中央至今未編列完整國家級防治預算,也未建立全國統一的通報、獎勵與專業訓練系統。行政院一味將問題丟回地方,儼然把這場浩劫視為「地方麻煩」,坐視各縣市自生自滅。相較於日本對外來種的中央主導機制、或美國對佛州蟒蛇的軍事化防治系統,台灣的放任與分裂治理,令人痛心。
罷免成唯一國家議題?對社會的輕蔑
更令人憤怒的是,當台灣社會呼喚政府正視這場生態危機時,民進黨卻挾行政資源,全面發動針對在野陣營的政治清算。各地辦理政治罷免說明會,動員派系與地方系統,處心積慮地鋪陳政治對立;從新竹到台中,從北台灣到南台灣,一場又一場以「捍衛民主」為名的罷免造勢,實則是權力維穩、轉移焦點的政治操作。
試問:國土面臨生態浩劫,農民面對農損求助無門,民眾自發捕捉綠鬣蜥卻得不到支援,中央政府在哪裡?而今只見行政首長忙著上節目辯罷免、政黨幹部召開罷免戰情會議。這樣的政府,真能代表民意?
「綠鬣蜥危機」是公共治理試金石
作為長年參與國際菸草減害政策的專家,我見證各國如何面對突如其來的公共風險。面對健康風險,我們談科學;面對氣候災難,我們強調永續;但台灣在面對生態入侵時,卻選擇沉默與冷漠,只因這議題不夠政治、不易催票。
綠鬣蜥的問題不會因政治冷處理而自行消失。若不建立科學化、全國性且具資源支持的防治政策,未來十年,牠們將從農田進入都市,從堤岸爬進社區。到那時候,損失的不僅是生態,更是政府公信力。
國家該做的事,不是「打誰下來」
我們需要的是負責任的政府,不是只會「罷免別人」的政黨。政治不是打擊異己的工具,而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台灣社會可以容許政黨競爭,但絕不能接受治理空轉。今天你不面對綠鬣蜥,明天牠們就會成為你無法處理的災難。
民進黨若仍執迷於罷免,終將罷光民意。醒醒吧,台灣還有比政治算計更重要的事。
延伸閱讀:
只追數字亂象多! 學者:政府慢半拍 綠鬣蜥再10年也難清零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8887485
上半年移除逾10萬隻!綠鬣蜥入侵12縣市 苗栗恐失守
https://udn.com/news/story/7470/8887467
今年全台已移除10萬隻綠鬣蜥 學者:可能持續往北擴散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762049
南台灣「小恐龍」揮軍北上 圖解綠鬣蜥入侵哪些縣市、移除狀況
https://vip.udn.com/vip/story/122664/8887251
【綠鬣蜥入侵20年01】花20年才正視問題,上萬元明星奇寵已淪為數萬隻農作公敵
https://wuo-wuo.com/topics/widlife/20th-dragon/2235-iguanaintaiwan01
Taiwan plans to cull up to 120,000 green iguanas due to their negative impact on agriculture
https://edition.cnn.com/2025/01/23/asia/taiwan-cull-iguanas-agriculture-intl
Taiwan’s other war – The island is a kill zone for green iguanas
https://www.economist.com/asia/2025/05/08/taiwans-other-war
Taiwan to kill up to 120,000 green iguanas, fishing spears to be used as most ‘humane’ method: Here’s w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