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面臨重大改革壓力 多國相繼退出要求重組
世界衛生組織(WHO)正面臨成立以來最嚴峻的挑戰,隨著美國與阿根廷相繼宣布退出,國際社會對該組織的改革呼聲日益高漲。專家指出,若世衛組織無法進行根本性改革,可能需要另建新的國際衛生組織取而代之。
多國退出凸顯危機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簽署行政命令,決定退出世界衛生組織,其後阿根廷總統米雷伊也跟進表態。阿根廷總統發言人阿多尼表示,此舉主要是基於「衛生管理方面且尤其是在疫情期間的深度分歧」,並強調「不會允許國際組織干涉國家主權」。
改革重點浮現
國際倡議組織「世界衛生行動」(Action on World Health, AWH)主席法拉吉(Nigel Farage)指出,這是世衛組織歷史的關鍵時刻。他特別強調,作為最大資金貢獻國的美國之所以選擇退出,主要是因為世衛組織存在腐敗、屢次失職,以及干預國家主權等問題。美國眾議院的報告更指出,該組織在新冠疫情期間協助中國掩蓋疫情真相。
專家建議全面改革
擁有25年國際衛生經驗的專家貝爾博士正著手進行全面性評估。他指出,世衛組織已偏離其創立宗旨,必須重返核心公共衛生原則,確保其治理模式尊重國家主權和個人權利。改革重點包括:
- 建立防火牆,避免受到以疾病和恐懼牟利者的影響
- 資金運用須符合成員國實際需求
- 隨著各國能力提升而縮減規模,而非無限制擴張
- 加強對成員國的問責制度
未來發展關鍵
專家團隊將在2025年春季提出詳細的改革藍圖。若改革無法實現,將建議以更專注、更負責任且更符合目標的新組織取代世衛組織。隨著新一屆美國政府即將上任,國際衛生組織的改革已到關鍵時刻。
本次危機不僅反映出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衛生治理中的定位問題,更凸顯國際社會對全球衛生體系改革的迫切需求。各界普遍認為,唯有建立一個更透明、更負責任且更有效率的國際衛生組織,才能更好地因應未來的全球衛生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