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6

台灣農業新革命:「植物診療師」與「樹保人員」新戰力

    你是否曾在超市拿起一顆鮮豔的蘋果,心中卻閃過一絲對農藥殘留的擔憂?或者,你是否曾在新聞上看見,一棵看似健康的城市大樹,在無風無雨的日子裡轟然倒塌,造成了難以挽回的遺憾?

    這兩個場景,一個關乎餐桌上的食品安全,另一個關乎公共空間的環境永續,看似毫不相關,背後卻都指向一個共同的挑戰:長期以來,我們對於周遭植物與樹木的健康,缺乏一套專業且系統性的照護標準。當農作物生病時,農民的第一個求助對象往往是農藥行,可能得到「五、六瓶藥劑亂槍打鳥」的建議;當城市樹木出現問題時,處理方式也常因缺乏統一專業而引發爭議。

    為了解決這些沉疴已久的問題,台灣近年正式推動了兩大嶄新的專業制度:「植物診療師」與「樹木保護專業人員」。這不僅是法規上的變革,更是一場深刻的綠色革命,代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專業化哲學。

1. 同樣是專家,大不同:「特許專法」與「分級認證」的天壤之別

   雖然「植物診療師」與「樹木保護專業人員」都是照護植物的專家,但他們的法律地位與制度設計卻有著根本性的差異,這背後反映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專業化路徑:一個是從零開始創建一個新興專業,另一個則是為了標準化一個龐大既有的產業。

    「植物診療師」的誕生,標誌著一個歷史性的里程碑,台灣是全球第一個為植物診斷與治療設立「專法」的國家。這代表「植物診療師」是一個受《植物診療師法》保障的「特許行業」。如同醫師或律師,這是一個專屬的職業稱謂,任何未考取國家證照的人,都不得使用此名義執業。這項制度的目標,是為了解決農藥過度使用、診斷不精準等問題,從無到有地建立一個具備高度公信力的新興專業。

    相比之下,「樹木保護專業人員」則採取了截然不同的路徑。它並非特許行業,而是一套為現有從業人員設計的「技術分級認證制度」。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台灣已存在一個約 3萬7千至3萬9千人、技術背景參差不齊的景觀與樹木養護產業。面對公共安全事件頻傳,制度的目標不是另起爐灶,而是要為這支龐大的現有勞動力建立一套統一、安全的技術標準。這套制度將專業能力分為三個級別:

• 初級: 定位為第一線的實務工作者,主要負責上樹修剪、樹木基盤維護等實際操作。

• 中級: 扮演核心規劃者的角色,負責撰寫修剪計畫、移植撫育計畫,以及執行受保護樹木的普查與健康調查。

• 高級: 處理最複雜的技術挑戰,提供高階的實務操作服務,如大型樹木移植的存活監管與困難病蟲害的現場防治。

    這兩種制度的差異,清晰地反映了其各自的使命:一個是為了農業的精準與永續,打造一個全新的專業菁英;另一個則是為了公共的安全與品質,提升整個現有產業的技術底蘊。

2. 實習的悖論:為何植物醫生免實習,樹木專家卻必須?

    在比較兩種制度時,我們發現了一個極度反直覺的現象,尤其在「實務經驗」的認定上,這正巧也反映了前述的兩種不同哲學。

    被賦予更高法律地位、更依賴國家考試權威的「植物診療師」,其制度中一套早已規劃完備的實習環節,竟在最後一刻被高層決定「暫不實施」。根據原先規劃,這套實習制度內容相當紮實,要求學員必須完成為期三個月、總時數高達480小時的田間實務訓練。然而,這個強調實務經驗的關鍵環節最終卻被暫緩。如此重大的政策轉彎,暗示著在制度建立的過程中,對於實務訓練的必要性存在著顯著的內部辯論或政治權衡。

    與此形成強烈對比的是,「樹木保護專業人員」制度反而強制規定了實習的重要性。對於透過考試取得資格的人員,必須完成指定的實習時數(初級8小時,中、高級36小時),才能最終獲得認證證書。這背後的邏輯清晰可見:由於從業人員背景各異,單純的學科考試不足以保證現場操作的品質與安全,因此,標準化的實習便成為銜接理論與實務、確保全體人員達到基本技術水平的必要橋樑。

    這個「悖論」突顯了兩種制度的內在邏輯:一種相信嚴格的國家考試足以授予專業權威,另一種則認為標準化的實務訓練是提升龐大現有產業的根本。這項差異的後續影響,將是未來值得持續觀察的重點。

結語:挑戰才剛開始

    從「特許專法」與「分級認證」的制度差異,到「實習有無」的反直覺悖論,再到長達16年的立法奮鬥,我們可以看到,「植物診療師」與「樹木保護專業人員」這兩大制度雖然路徑不同,但共同目標都是將台灣的植物照護推向一個更專業、更值得信賴的未來。

然而,誠如倡議者所言:「法律通過只是挑戰的開始。」真正的考驗,在於後續的「職涯空間」建立與社會認同。這並非空泛的口號,而是具體的挑戰:對「植物診療師」而言,職涯空間意味著超越單次診斷收費,而是為農民的作物生產過程提供「全方位服務」;對「樹木保護專業人員」而言,則是為政府與私人單位建立一個清晰、可信賴的認證人才庫,讓專業得以施展。

那顆放在你餐盤裡的蘋果,其安全與品質,未來將有「植物診療師」以精準的科學知識來守護;那棵佇立在你家街道旁的大樹,其健康與穩固,未來將有通過認證的「樹木保護專業人員」來照護,當專業的制度與人才都已到位,我們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是否也準備好去信賴、聘用這些專家?這將是決定這場綠色革命能否成功的最後一哩路。

延伸閱讀:

植物也有專科醫師!台灣首批「植物診療師」誕生:這個職業在做什麼?薪水多少?如何入行?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84797/plant-doctor

台灣「1全新職業」正式上路!首屆國考643人及格,薪水、工作內容、報考資格一次看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11074606

樹保人員考選培訓 最快年底首招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704104

 FB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