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岩章觀點:談核電安全的抉擇與智慧

文:孫岩章 國立臺灣大學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 兼任教授
要說全世界最愚蠢的國家,當是把一個花了新台幣2838億元建好的不排碳核電廠當蚊子館浪費掉,再花約8000億的大錢,從國外一船一船進口天然氣,燒出一堆一堆的二氧化碳去發電,然後被國際社會貶為淨零碳排的末段班者。而這樣大量燒油燒煤燒天然氣的排碳國家,也將不斷遭到國際社會的道德、法規及貿易上的制裁。這情境,可正是台灣近30年來弱智政府決策下,所謂非核家園的施政產物之一,是可謂「國際級低能政府」莫屬了。痛心的是,浪費的約3000億元並非是愚蠢執政者個人的資產與財富,而是2300萬國民每一人的稅收與公帑呀~~
依據歷史及地質學及環評的古今資料,臺灣的地震最大是七級多,香港廣東及新加坡是不會有地震,日本和印尼則是九級多。如今日本在20110311福島海嘯造成備用發電機淹水導致欠缺冷卻水而致燃料棒失控釀災事件之後都已重啟核電,臺灣卻仍然不斷在嚇自己及老百姓,由總統及以下低能官員天天喊著[怕有核災、高放射性核廢料無法處理]等等,卻不思努力向所有先進國家或核電專家學習,以求把「核電安全及核廢料處理」有效之解決,帶給每一位國民「絕對的安全與信心」,然後由已有40年安全操作核電經驗的台電,繼續安全的操作這些高風險、但可絕對安全控管的全民重要設備。
依在下從事環保科學50年者之淺見,核能發電的高風險是可以絕對安全的控管的。因為歷史上最大的核災即日本311核災,就只是因為第二道防災用的備用發電機失效所造成的。換言之,在那兩三天只要有多個兩三部車載移動型發電機能夠啟動冷卻水把反應爐降溫,那麼也就沒有這損失數千億、嚇傻全世界的核災發生了。而放眼台灣的核四,共備有六道的防災因應措施,核三及核一核二等,自然也都有足夠的的防災因應措施,加上台電40年的操作經驗,確保其「絕對的安全」是絕無問題的。何況如上所述,臺灣的地震最大是七級多,不似日本之九級多。
至於「高放射性核廢料的處理問題」,其實在科學技術層面上根本不是「太大的難題」。個人有幸在約十多年前曾以「中華民國環境保護學會理事長」之職司,奉邀參與台電公司「高放射性核廢料選址」之模擬選址作業,實際親眼看到低放射性核廢料之處理技術及未來把「高放射性核廢料」放入偏遠地區中央山脈某些山洞或隧道廣場的方法。加上目前已有氣冷式先期貯存槽之方法,事實上都可「絕對安全」地貯存及處理。個人甚至曾提議將「高放射性核廢料貯存場」博物館化,讓每一位國民都可入內參觀,當可知道接受到的輻射劑量都比照一次X光還少的多。另外,這些「高放射性核廢料」,其實是有價的材料資源,未來有一日應可變成工業用的材料或礦材之一。
當下的核電抉擇難題,其實都只剩下政治的算計及干擾了。在此,希望所有國民都能多懂一些「風險控管」的知識,政府及學術單位也應竭其所能告知大家有關核電安全、核廢處理的科學方法及真相。這非核家園的錯誤決策已把國家害得夠慘了,包括可憐的台電公司都算破產了。希望大家要多正視及研究、發展高風險、高可控性的產業,例如蓋101、製出奈米晶片、築出穿山隧道、造飛機、造高鐵列車等等,而不是只會嚇唬恐嚇說有核災,或只會管衛生紙說能否丟馬桶,卻不管核廢料該擺放哪邊,也不管該如何糾正台灣80%排碳發電的重大錯誤與危厄情境。
孫岩章 謹述於202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