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6

民眾黨推動外送專法多年 賴香伶批民進黨:大罷免失敗才匆匆忙忙上車

民進黨與國民黨今(21)日分別召開外送專法記者會,針對外送員勞動保障議題掀起朝野攻防。台灣民眾黨政策會執行長賴香伶批評,外送員權益在法律灰色地帶掙扎了13年,民進黨執政9年卻毫無作為,如今在大罷免失敗後才匆忙推出草案,「這不是關心勞工,而是補破網的政治操作」。


外送員保障等13年 中央怠惰地方扛責

賴香伶指出,自2012年外送平台進入台灣以來,零工經濟蓬勃發展,外送員已成為城市運轉的重要勞動群體,然而中央政府長期怠惰,導致外送員在勞動保障上「無法可依」。
她強調:「中央政策不明,立法與管理停滯,地方政府只能被迫上場扛責。」

她回顧,在柯文哲擔任台北市長期間,台北市政府早於2019年訂定《外送平台業者管理自治條例》,開全國先河。隨後六都陸續跟進制定地方版本,但由於缺乏中央專法,各縣市標準不一、執行困難,「地方想保護外送員也綁手綁腳」。


綠營「放馬後炮」 罷免挫敗才上車

賴香伶指出,民眾黨長年倡議制定外送專法,盼建立外送員基本保障制度;反觀民進黨長期冷漠,直到大罷免失利、民意反彈後,才由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匆匆忙忙」提出修法草案,並召開記者會宣稱「不搶頭香」。
「這不是關心民生,而是熟悉的政治話術。」她直言,民進黨此舉是典型的「起義來歸」,補破網卻想搶功。


專法不能再拖 應立即補齊制度保障

賴香伶強調,外送員需要的不是「遲來的版本」,而是立即有效的制度保障。她提出三大訴求:
一是應保障外送員基本薪資與合理報酬
二是由平台業者負擔第三人責任險與職災保險,確保勞動安全;
三是防止平台「惡意停權」導致外送員失業,建立透明的申訴與仲裁機制。

她表示,零工經濟的發展不應以犧牲基層勞動者安全為代價,「體面工作應是基本權,而非特權」。


台灣錯失國際領先契機 朝野應團結補法制缺口

賴香伶指出,國際勞工組織(ILO)已在2025年召開《平台經濟中體面工作》公約與建議書會議,新加坡去年更率先制定《平台人員法案》,而台灣卻錯失成為亞洲第一的契機。
她呼籲朝野政黨放下對立,「不要再讓外送員的權益繼續等下去」。

「我們樂見民進黨終於上車,但外送員等不起。這是政府該負責的事,不該再拿來當政治表演。」

延伸閱讀:

台灣民眾黨-台灣外送勞權行動報告

https://www.tpp.org.tw/file/59830996bd76fbd611e0222a2eb86dba

 FB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