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郁揚籲BBC:我們不是「親中」我們是拒絕民進黨完全執政

世衛菸草減害專家王郁揚對BBC中文關於台灣大罷免系列報導感到不滿,向BBC提出三個建言。圖:網路。
雖然英國超級支持電子菸,BBC也針對電子菸議題報導過非常多正面與負面的新聞,但針對 BBC 中文在台灣726大罷免前所發布的「大罷免」專題,我必須誠實表達失望與遺憾,該報導未經正確呈現、用詞極度偏頗,甚至在影片呈現將民進黨大惡罷行動隱射為「民主對抗中國」基調,嚴重扭曲台灣民主現況,也傷害了我們這些反對罷免方的正當立場。
我想給 BBC 三點真誠建議:
一、停止為台灣人民「代言」,而是應該學會傾聽
台灣人不是你們眼中的「親中」或「反中」棋子,我們有自己的判斷、自己的民主實踐。我們不同意罷免,並非對北京示好,而是對本土執政者的霸道與司法濫權感到憤怒,拒絕民進黨完全執政這樣的聲音,BBC 並未好好呈現。
二、避免將西方民主語言套用在台灣脈絡
BBC 擅長以人權、民主之名批判極權,這在某些地方也許適用。但台灣早已是民主社會,人民透過反對罷免表達對賴清德政府的不滿,是制度設計的一部分,不是民粹鬧劇,請放下那種「進步 vs. 落後」的殖民式眼光。
三、重新建立報導自省機制,向誤報負責
選後你們開始談民進黨敗選,卻不見任何針對先前偏頗報導的檢討或澄清。新聞錯了就該修正,才配得上公共媒體的名義。期待 BBC 未來有勇氣為錯誤承擔,而不是選擇性地修補形象。
台灣人民懂得民主,不需要被翻譯。我們拒絕被代表,也拒絕被貼標籤。BBC,如果你還相信媒體的公共價值,請回應這些建議。
世衛菸草減害專家王郁揚BBC影片完整留言:
BBC桶到馬蜂窩了吼,你們之前做了什麼、播了什麼,大家都看到了。
沒有人喜歡「被發言」,何況是從BBC這種英國公共電視出現。
最根本來說,貴公司內部人員該好好檢討: 1.為什麼會讓這麼偏頗的報導出現? 2.如何避免未來再次發生? 3.重新了解台灣社會真實現況。
最後,不同意罷免不是「pro-China」也不是「China friendly 」,不同意罷免是人民受夠了民進黨整天用抗中保台的名義,霸凌人民、殘害台灣民主! 以上。
世衛菸草減害專家王郁揚
延伸閱讀:
大罷免失敗 BBC:親中政客從下台危機中倖存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5122465
快訊/大罷免大失敗 林右昌請辭民進黨秘書長「承擔一切責任」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50728/3004406.htm
大罷免失敗》柯建銘引疚請辭? 吳思瑤語帶玄機:讓子彈飛一會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5-07-28/984360
拆解台灣「大罷免」大敗原因:為何「反共護台」陣營未能撼動藍白基本盤
https://www.bbc.com/zhongwen/articles/c0l68436rjjo/trad
台灣「大罷免」慘敗的五個啟示
https://www.bbc.com/zhongwen/articles/c9395g2l5yno/trad
大罷免失利外媒怎麼看?英BBC稱「親中立委倖免於難」 美NPR指「台灣政治僵局持續」
https://www.mnews.tw/story/mm-20250727edi026
台灣「大罷免潮」:朝小野大下的國會爭奪戰,藍綠惡鬥還是民主實現?
https://www.bbc.com/zhongwen/articles/c87jvj1j538o/tr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