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貼電子煙癲癇假新聞遭轟說謊 X :基於不確定證據及未經同行評審的研究

WHO說吸食電子菸24小時內導致癲癇-被砲轟證據不充足。圖:擷取自世界衛生組織X。

宣傳露出

台灣威卜 菸草減害網路媒體 VAPE TAIWAN 2024/04/11 世衛菸草減害專家王郁揚報導

・人們聲稱WHO的聲明未經科學研究支持

宣傳露出
無煙台灣基金會

・X名用戶呼籲WHO要麼提供證據,要麼刪除該推文

昨晚,世界衛生組織因聲稱電子煙可能在24小時內導致癲癇而受到抨擊。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X上遭到用戶的事實查核,促使社交平台發布了一個社區筆記,筆記說:「此貼文基於不確定的證據,利用尚未經過同行評審的研究。「該主張是基於自2019年以來約有120起事件,結果不確定。」

布魯克林的發展神經生物學家查爾斯·加德納博士在Twitter上寫道:「請提供此聲稱電子煙〖通常在24小時內〗導致癲癇的同行評審證據。」「如果您不能做到這一點,請刪除您的推文。注意:我已經搜索了文獻,並沒有找到一項顯示電子煙增加癲癇風險的研究。」

轉化藥物政策基金會的高級政策分析師史蒂夫·羅爾斯說:「我相當確定這是胡說八道。為什麼世衛組織對電子煙的立場如此奇怪地不一致?」

其他用戶稱WHO為小丑、說謊者,並聲稱它在搞政治宣傳(propaganda)。

這新一波的批評來自該組織仍在試圖贏回公眾信任,而許多人認為WHO對Covid大流行的反應是失敗的。

在大流行初期的幾個月裡,它建議不要戴口罩,許多科學家批評WHO不願承認Covid經常通過空氣和無症狀的人傳播。

此外,WHO在2021年發布了一份報告,得出結論認為COVID-19很可能是從動物傳播到人類,否定了它源於實驗室的可能性,這是多個政府機構所認同的一種理論。

但該組織在接下來的一年中收回了這一觀點,表示“關鍵數據”仍然缺失,現在排除Covid可能與實驗室有關是言之過早的。

X上的社區筆記包含了一篇關於電子煙和癲癇的社論文章。

《青少年健康期刊》2020年的社論批評了一項2019年的研究,該研究分析了一系列在過去24小時報告使用電子煙的人中出現的122起癲癇和其他神經症狀。

該研究研究人員建議,由於其促發癲癇的作用-意味著它可能導致痙攣-尼古丁可能是癲癇和症狀的原因。

然而,社論指出該研究的細節「對因果關係提出了問題,這需要在評估尼古丁電子煙對青少年實際健康威脅時考慮。

它補充說:「一個很大的問題是為什麼從電子煙吸入的尼古丁會引起癲癇,而從傳統香煙中吸入的尼古丁卻不會。」

社論的作者表示,一個人需要吸入非常大劑量的尼古丁才能引發癲癇,但與傳統香煙相比,電子煙中的該物質量要少得多

此外,從大量吸入尼古丁引起的毒性作用預計會在吸入後幾分鐘內出現並在幾個小時內解決-作者說「似乎不太可能發生癲癇而沒有其他全身毒性的表現。」

社論指出2019年研究的一個缺陷是它分析了自報告的癲癇“事件”,並不總是清晰。

描述不同,有些報告了嚴重的發作,而其他人則描述了顫抖或類似癲癇的活動。

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事件未經醫學專家評估。

社論的作者指出,尼古丁可以引起焦慮發作和不自主的肌肉收縮,一些人可能將其解釋為癲癇,即使它們實際上並非如此。

電子菸被譽為為比香煙更安全的代用品,通常被用作戒菸工具。

然而,這些設備也並非沒有風險。

今年早些時候的一項重要回顧發現,它可能會增加患八種肺部疾病的風險-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氣管炎、幾種肺炎和爆米花肺,或者是肺部小氣道的損傷。

長期吸煙香煙一直與致命的疾病如肺癌、糖尿病、心臟病和中風有關-其生存率要低得多。

傳統香煙的吸煙率一直在下降,而電子煙的吸食率則在上升-特別是在中學和高中生中。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2023年的一項分析發現,這些孩子中有210萬人-幾乎佔學生人數的8%-正在使用這些設備,其中47%曾嘗試過電子煙的孩子目前仍在吸煙。

電子煙通常有吸引人的口味,如棉花糖和焦糖布丁,並具有吸引年輕用戶的包裝。

這吸引了數百萬年輕人,數據顯示約90%的年輕人報告使用過水果或糖果口味的產品。

英文報導連結:https://www.dailymail.co.uk/health/article-13288589/world-health-organization-slammed-twitter-fake-news-vaping.html

WHO在X的貼文:https://twitter.com/WHO/status/1777251815764967479/photo/1

 FB留言板
宣傳露出
台灣禁菸聯盟(ABC#TAIWAN)無煙世界基金會FSFW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