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5

台美貿易障礙惡化》川普擁抱電子菸減害 賴清德卻延續蔡英文禁令?

0

川普支持電子菸,並課徵台灣32%對等關稅,世衛菸草減害專家王郁揚呼籲賴清德參考世衛菸草減害策略,合法抽稅減害菸品,如電子菸、加熱菸與尼古丁袋。圖:網路。

普(Donald Trump)於競選2024總統時,在社群平台Truth Social上表態會再次拯救電子菸,並強調電子菸有助於戒煙(Quit Smoking),並承諾若當選,將進一步開放相關市場。然而,台灣總統賴清德政府卻延續蔡英文時期的電子菸禁令,使台美在菸草政策上的分歧加深,不僅可能造成雙邊貿易障礙,也進一步擴大台美貿易逆差。

台美電子菸政策對立,加劇貿易摩擦

川普在競選活動中重申,2019年其政府曾考慮全面禁止加味電子菸,但最終僅限縮部分口味,並提高購買年齡至21歲,以平衡公共衛生與市場需求,川普指出,電子菸能有效幫助傳統菸民戒菸,並批評拜登政府對電子菸產業的打壓。他承諾,若再次當選,將會再次拯救電子菸,以支持煙民抽傳統紙菸。

贊助商連結
無煙台灣基金會

與此同時,台灣政府則在蔡英文執政期間全面禁止電子菸,並於2023年修訂《菸害防制法》,將電子菸視為類菸品(imitation tobacco products),賴清德政府延續此政策,堅持對電子菸採取全面禁止的政策,使得台灣成為全球少數全面禁止電子菸的國家之一。

專家指出,美國電子菸市場的開放與台灣的全面禁止,恐導致美方認定台灣對電子菸產品設下貿易障礙,加劇雙邊貿易爭端。在台美經貿談判中,電子菸禁令可能成為討論焦點,影響其他經貿協議的推動。

台灣電子菸禁令,恐加劇台美貿易逆差

川普政府近期宣布對台灣開徵32%的高額關稅,遠高於日本(24%)及韓國(25%)。行政院對此表示「強烈不合理」,並將與美方交涉。賴清德在X平台發文,強調台美經貿關係的高度互補性,並期待與美方採取公平、互惠的合作方式。

專家認為,台灣對電子菸的全面禁止,可能影響美國對台貿易政策的態度。美國電子菸產業龐大,若美方視台灣的禁令為貿易障礙,可能進一步提高關稅或施加其他貿易壓力,加劇台美貿易逆差,影響台灣產業競爭力。

台灣應修正蔡英文政策,參考國際減害策略

針對台美在電子菸政策上的對立,世界衛生組織(WHO)菸草減害(Tobacco Harm Reduction, THR)專家王郁揚表示,台灣政府應矯正蔡英文時期的錯誤電子菸禁令決策,參考世衛組織的菸草減害策略,與國際接軌。他強調,許多國家已採取世衛減害政策,如美國、加拿大、瑞典、英國、日本、韓國等國允許電子菸與加熱菸合法銷售,並將其視為減害工具,而非全面禁止。

王郁揚指出,若台灣政府持續堅持現行電子菸禁令,不僅忽視全球減害趨勢,還可能阻礙公共衛生政策的進步。他呼籲賴清德政府應重新評估《菸害防制法》的修法方向,開放減害菸品,以降低傳統菸品對國民健康的危害,並促進國內外產業公平競爭。

結論:台灣應審慎評估電子菸政策,避免貿易衝擊

隨著川普政府對等關稅戰開打,美國電子菸市場的開放將與台灣的禁令形成鮮明對比,恐加深雙邊貿易摩擦。電子菸議題已不僅是公共衛生政策,更牽涉國際貿易與產業競爭。台灣政府若不適時調整政策,可能在國際貿易談判中陷入劣勢,甚至遭受更嚴峻的貿易報復。

面對全球菸草減害趨勢,專家建議台灣應參考國際經驗,開放電子菸與加熱菸與尼古丁袋等產品,以兼顧公共衛生與經濟利益,進一步推動2040無煙台灣的願景。

 FB留言板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