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菸草減害研究院(TiTHR, Taiwan Institute of Tobacco Harm Reduction) Google Drive下載: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74WvvFQRrJP00ADYs4Pamc9YMtWewVPF/view?usp=sharing
寫在前面:給讀者的引言
這是一份幫助讀者快速了解台灣《菸害防制法》與網路言論自由爭議的懶人包。公共衛生、商業利益與數位時代的言論自由,三者在此交會,形成一個極其複雜的議題。
本文件將根據台灣美國商會(AmCham Taiwan)發布的一篇文章,以及世衛菸草減害專家王郁揚的評論,為您梳理出清晰的事件脈絡,探討一部立意良善的公衛法規,如何在執法過程中,意外點燃了一場關於數位治理與基本權利的風暴。
一、事件的起點:一部新法規的誕生與擴張
要理解這場風暴,我們必須先回到爭議的源頭:《菸害防制法》的修訂。
1. 《菸害防制法》修了什麼?
2023年新版的《菸害防制法》上路,其核心內容圍繞著對新型菸品的嚴格管制:
• 修法生效日期: 2023年3月22日。
• 核心目標: 為保護青少年,全面禁止電子菸(法規中稱「類煙品」)的製造、輸入、販售、廣告及陳列。
• 未來的擴張趨勢: 2025年提出的修正草案方向,甚至計畫連「持有」電子菸都將被禁止,使其管制強度被王郁揚視為趨近於「類毒品」。
2. 執法如何從線下走到線上?
新法上路後,電子菸交易轉入地下化、網路化,為了打擊日益氾濫的黑市,行政單位採取了「更激進的手法」,開始將執法範圍從實體店面大規模擴展到網路世界,針對線上的賣家與相關內容進行嚴格管制。
3. 小結
然而,當政府的執法大刀揮向無邊的網路世界時,一場關於公共衛生與數位自由的意外衝突就此展開。
二、核心衝突:當「禁止廣告」遇上「使用者貼文」
這場爭議的核心矛盾,在於政府對「廣告」的定義極其寬鬆,導致數位平台業者在管理使用者自產內容(User-Generated Content, UGC,指由一般使用者自行創作並發布的內容)上動輒得咎。
1. 政府的論點:為何要管這麼廣?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的辯護,他們認為這種對《菸害防制法》的廣泛解釋,是遏止違禁產品在網路上行銷的「必要工具」,從公共衛生的角度出發,為了徹底杜絕電子菸的擴散,必須採取滴水不漏的管制措施。
2. 平台的兩難:為何貼文、照片、甚至「糖果」都算違規?
對數位平台業者而言,這種執法方式已進入「未知的領域」,根據台灣網路暨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協會(TIEA)法律顧問曾更瑩的說法,平台面臨的困境既荒謬又具體,任何提及電子菸的內容,無論意圖為何,都可能被視為「潛在廣告」而受罰。
被視為「潛在廣告」的內容範例:
• 使用者在貼文中提到電子菸常用術語(例如:「糖果」)
• 貼文中展示某人正在吸食電子菸的照片
• 使用者發布的產品評論或無意間的提及
這種做法的直接後果是,平台會收到來自各縣市政府的罰單,一張罰單金額約為新台幣30萬元,根據媒體報導,累計罰款金額可能已高達新台幣七、八千萬元,對平台業者構成沉重負擔。
3. 兩種立場的對決
政府與平台業者之間,存在著根本性的立場分歧。
| 議題 | 衛福部國建署(執法方) | 數位平台業者(被執法方) |
| 內容定義 | 將任何線上提及電子菸的內容都可能解釋為「廣告」。 | 認為使用者自產內容(UGC)不應直接等同於商業廣告。 |
| 平台責任 | 平台應對其站上內容負責,有義務進行事前審查或快速下架。 | 國際慣例是「避風港」原則,即「通知後移除」,平台不應為使用者內容負擔直接責任。 |
| 執法方式 | 為了公共衛生,必須採取廣泛且嚴格的執法手段。 | 當前的執法方式缺乏法律明確性,已構成「言論審查」,並損害可預測的法規環境。 |
這種強硬立場與對「廣告」的廣泛解釋,讓商業界與數位平台業者對其背後的政策邏輯感到困惑:一個在後續分析中才逐漸浮現解釋的謎團。
小結
這不僅為台灣的數位產業創造了營運危機,其巨大的商業風險也迅速引起國際社群的關注,最終促使台灣美國商會(AmCham)正式介入。
三、為何美國商會也發聲?國際眼中的台灣新風險
當國內的法律爭議演變成影響外商投資環境的問題時,國際社群的聲音便開始出現。
1. 台灣美國商會是什麼單位?
台灣美國商會(AmCham Taiwan)是在台美商的重要代表組織,其發聲通常代表了美國企業在台灣經營時所面臨的共同利益與壓力,他們的介入,意味著此議題已從單純的國內法規爭議,上升至影響國際投資信心的層級。
2. 美國商會眼中的三大問題
根據美國商會發布的文章,當前的執法方式已為台灣帶來三個嚴重的系統性風險:
• (1) 損害言論自由與國際人權標準 台灣的執法模式隱含著要求平台進行「事前審查」的期待,這與歐盟、美國等民主國家的「避風港(Safe Harbor)」原則相悖,國際人權法的主流理解也反對這種做法,認為它會對言論自由造成寒蟬效應。
• (2) 破壞可預測的投資環境 模糊且廣泛的執法標準,讓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陷入一個「不可能遵守的環境」,這種法律上的不確定性,創造了巨大的營運風險,嚴重損害了台灣作為一個穩定、可預測的投資目的地的聲譽。
• (3) 樹立危險的「監管擴散」先例 倡議者擔憂,這種缺乏程序保障、授權行政機關廣泛裁量權的執法模式,未來可能被輕易複製到詐騙、兒少保護等其他領域,這種「監管擴散(Regulatory Creep)」的風險,將導致網路環境的破碎化,對整體的數位生態系構成威脅。
小結
美國商會的警告揭示了冰山一角,其背後更牽涉到台灣數位法規的結構性缺口,以及一股被指為幕後推手的龐大力量。
四、冰山之下:更深層的結構問題
這場風暴的形成,不僅是單一法條的問題,更反映出兩個深層的結構性因素。
1. 缺乏統一框架的「數位中介服務法」
根據開放文化基金會(OCF)的觀點,台灣至今仍缺乏一部類似歐盟《數位服務法》的統一框架來規範網路平台責任,例如一度被擱置的《數位中介服務法》。這導致了以下亂象:
• 各部會各自為政: 每個主管機關都根據自己的需求制定網路內容管制規則。
• 執法標準不一且任意: 缺乏統一的法律原則與程序保障,讓平台與使用者都無所適從。
2. 王郁揚稱的「幕後推手」:醫藥財團的尼古丁拒菸利益
(以下為王郁揚的觀點) 提出一個核心論點:整起事件的背後,是由「醫藥財團」所主導。
• 核心動機: 王郁揚認為,醫藥財團的目標是徹底消滅尼古丁電子菸(尼古丁菸品),以壟斷尼古丁替代療法(如尼古丁貼片、口香糖、尼古丁噴霧)市場的龐大拒菸利益。
• 政府的角色: 在此觀點下,台灣政府之所以採取如此強硬且不符國際慣例的執法手段,實際上是在執行醫藥財團的意志,將電子菸從市場上完全抹除。
政府之所以拒絕區分使用者內容與商業廣告,並悖離國際通行的「避風港」原則,並非政策失誤,而是一項刻意執行的策略,旨在達成醫藥集團徹底清除尼古丁電子菸市場的目標。
五、總結:三點帶你看懂《菸害防制法》的網路風暴
這場看似單純的公衛修法,最終演變成一場複雜的數位人權與投資環境風暴。以下三點,能幫助您快速掌握整個議題的核心:
1. 公衛立法的「外溢效應」 《菸害防制法》為了達成「禁止電子菸」的單一公衛目標,其線上執法方式被批評已過度擴張,政府對「廣告」的廣泛解釋,已將管制範圍從商業行為延伸至一般使用者的言論,演變成一場對網路言論的廣泛審查。
2. 與國際慣例的脫節 台灣要求平台承擔「事前審查」的責任,這與國際上普遍採用、旨在保護言論自由的「避風港」原則背道而馳,這種做法不僅讓平台業者難以遵循,更引發了包含台灣美國商會在內的國際商業社群對台灣法治環境的嚴重擔憂。
3. 潛在的「破窗效應」 公民團體與數位權利倡議者最擔憂的是,若此種「先執法、後定義」、「缺乏程序保障」的管制模式被確立,未來可能被輕易應用到打擊詐騙、保護兒少等其他社會議題上,對台灣整體的網路自由與可預測的法治環境,構成長期且深遠的威脅。
參考資料:
台灣《菸害防制法》如何引發網路自由之爭議 by Julia Bergströmon 2025-11-12
How Taiwan’s Tobacco Law Sparked a Debate on Internet Freedom by Julia Bergströmon 2025-11-12
https://topics.amcham.com.tw/2025/11/how-taiwans-tobacco-law-sparked-a-debate-on-internet-freedom
美國商會警示:菸防法平台嚴格責任框架恐損害台灣作為穩定投資目的地的地位
台灣美國商會AmCham 菸害防制法、言論自由、數位中介服務法、川普拯救電子菸、民進黨新潮流傑太日煙賴清德、衛福部國健署長沈靜芬 ft.世衛菸草減害專家王郁揚 2025年11月12日
拚選票! 賀錦麗合體歐普拉自爆擁槍 川普喊「拯救電子菸」 2024.09.21 09:53
政策轉彎 川普:我要拯救電子菸 對手川普則在20日喊出,他在2019年曾拯救了加味電子菸,幫助其他人戒菸,並將年齡限制提高到21歲,「如果我再度當選總統,我將會再次拯救電子菸。」 報導指,川普政府曾在2019年表態將禁止加味電子菸,以解決青少年使用者激增的社會問題,但在隔年放棄全面禁止,頒布「部分」加味電子菸的禁令。
https://news.ttv.com.tw/news/11309210000300W
美國蒸汽技術協會VTA 「Promises Made, Vapes Kept」 向川普喊話兌現拯救電子菸競選承諾 #30秒電視宣傳影片 2025年1月28日
王郁揚致函總統府:賴清德別再疑川普 沈靜芬菸害防制修法應向美看齊
針對台灣目前電子菸全面禁止的政策,世衛菸草減害專家王郁揚今(23)日致函總統府,呼籲賴清德總統正視國際最新科學證據與趨勢,停止對川普與美國電子菸政策的不信任,應重新檢視台灣現行錯誤的菸害防制政策,並參考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近期針對JUUL電子菸所做出的審查結果,調整菸害防制法修法方向,以真正落實《菸害防制法》第一條「維護國民健康」的立法宗旨。
獨/衛福部台南幫再加1 傳成大小兒醫沈靜芬8月上任國健署長 2025-07-17 10:29 聯合報/ 記者沈能元/台北即時報導
距離罷免投票僅剩10天,行政院已展開內閣部會人事佈局。據了解,衛福部國民健康署長吳昭軍,將於七月底退休,目前傳出將由「台南幫」的成大醫院小兒部小兒感染科主任沈靜芬接任,預計8月1日上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