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0

2025年,世界衛生組織(WHO)主導的《菸草控制框架公約》(FCTC)迎來生效二十週年。然而,這項全球第一個公共衛生條約在控菸成效上卻乏善可陳,許多專家批評其未能有效減少吸菸率,甚至忽視了菸草減害(Tobacco Harm Reduction, THR)的關鍵反菸草煙霧(Tobacco Smoke, TS)策略。

根據統計,自2005年FCTC生效以來,全球菸草使用者不減反增,從11億人上升至13億人。這一數據顯示,在許多低收入國家,傳統控菸措施成效有限,而世衛組織卻持續排斥電子菸、尼古丁袋、加熱菸等非燃燒型尼古丁菸品,拒絕將其納入世衛減害策略。

贊助商連結
無煙台灣基金會

「FCTC未能幫助那些努力戒菸的人,反而一再否定減害菸品的作用,這完全背離了公約的初衷。」納稅人保護聯盟(Taxpayers Protection Alliance, TPA)主席威廉斯(Williams)在聲明中表示,「研究證實,相較於傳統香菸,電子菸、加熱菸等產品可大幅減少有害物質,並已幫助數百萬吸菸者轉向更安全的菸草代用品。然而,世衛組織不僅無視這些科學證據,甚至在2024年6月於社交媒體X(原Twitter)上發文,聲稱電子菸『設計來殺人(designed to kill)』,這種誤導性的說法令人震驚。」

黑箱決策模式 遭批違反透明原則

FCTC的決策模式同樣飽受爭議,其締約方會議(COP)始終在不對外公開的情況下進行,拒絕媒體與公眾參與,導致許多利益相關者的聲音被忽視。

「FCTC應該以透明、公正的方式推動菸草控制政策,而不是排除與其立場不同的聲音。」威廉斯指出,「2024年,我們在巴拿馬COP10期間舉辦了『人民會議(Good COP)』,讓更多人能參與控菸政策的討論。今年11月的COP11,我們將帶來更多參與者,要求FCTC對菸草減害政策給出合理回應。」

世衛菸草減害政策的重要性

事實上,世衛組織在2016年曾發表報告,承認電子菸等非燃燒型尼古丁菸品可能具有減害潛力。然而,該組織近期卻選擇忽視這些科學證據,並持續推動全面禁令,這種矛盾立場讓公共衛生專家感到困惑。

「菸害防制不應該只有禁令,還應該提供更安全的菸草代用品。」威廉斯強調,「FCTC應回歸其最初目標——減少菸草煙霧的危害,而不是單純打壓減害菸品。」

隨著COP11即將於2025年11月在日內瓦舉行,減害倡議者呼籲世衛組織與FCTC官方正視科學證據,調整其菸草控制策略,以真正實現全球公共衛生的改善。

On The 20th Anniversary of the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Tobacco Control, The WHO Has Little to Celebrate

GENEVA, SWITZERLAND – Today marks 20 years to the day since the taxpayer-funded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Tobacco Control (WHO FCTC) entered into…

— Taxpayers Protection Alliance (@Protectaxpayers) February 27, 2025

延伸閱讀: 

WHO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Tobacco Control (WHO FCTC) and the Protocol to Eliminate Illicit Trade in Tobacco Products-Dates announced for COP11 and MOP4

https://fctc.who.int/newsroom/news/item/13-12-2024-dates-announced-for-cop11-and-mop4

 FB留言板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